第四百九十一节 布置工作

要离刺荆轲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香橼小说www.gyrhy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    “卿可有把握?”天子听不明白,索性就懒得去想了,直接问道。
  
      “臣愿立军令状……”张越俯身拜道:“三日之内,必定控制住疫情!”
  
      在来之前,他就已经差不多从上官桀嘴里了解到了长安城爆发的疫情规模——大约百人感染,只是因为分布范围较广,才引发恐慌。
  
      但,京兆伊和执金吾,在他来之前,就已经隔离了主要疫区。
  
      剩下的,无非是用一些后世的方法来消毒、净化疫区的水源、土壤,并对染病者进行治疗而已。
  
      更重要的是——史书上并未记载这次疫情。
  
      换而言之,很可能规模很小,只是引发了暂时性的恐慌。
  
      当然,也可能是,因为这次疫情被更大的事情掩盖了。
  
      仔细想想,似乎好像在历史上,就是这个时间点,公孙贺父子下狱,同时天子脑抽,产生了幻觉,以为有人要行刺他,于是下令长安戒严。
  
      但,说到底,疫情就算后来规模扩大,也大不到什么地方去。
  
      所以,张越能拍着胸膛,立下军令状。
  
      天子听着,顿时龙颜大悦,脸色一下子就放松了。
  
      他冷冷的看着于己衍和梅福,哼哼嗤嗤的道:“京兆尹,长史,可都听到了?”
  
      于己衍和梅福闻言,连忙爬着上前,叩首拜道:“臣等无能……”
  
      有什么办法呢?
  
      天子之前,逼着他们立军令状,他们不敢。
  
      现在,这张蚩尤一来就拍着胸膛立军令状。
  
      两相对比,他们两个怕是在天子心中成为了庸官、昏官和无能之辈。
  
      好在,天子现在心情还不错。
  
      若换了过去,恐怕他们两个,少不得要去廷尉衙门喝喝茶,谈谈心了。
  
      说不定,廷尉还会问他们:“公等皆两千石,国家重臣,天子用之,以为左膀右臂,何故不思尽忠为国?”
  
      那样的话,恐怕,就真的没脸见人,只能自杀谢罪了。
  
      “尔等既知无能,那就好好辅佐侍中张子重,听其号令,控制长安疫情吧!”天子冷冷的道:“如敢违逆侍中张子重之令,既以‘狡猾无道’治罪!”
  
      “诺!”于己衍与梅福苦着脸,缓缓的低头:“臣等谨奉诏!”
  
      一个京兆尹,一个丞相长史,地位都在对方之上,但现在,却只能在对方面前,听从号令。
  
      这滋味,于己衍和梅福心里面都是苦的很。
  
      但没有办法,只能受命。
  
      天子看向张越,道:“朕就以卿为长安除疫大使,赐节,许便宜行事,两千石以下官吏及关内侯以下贵族,若有胆敢违背卿命者,卿可先斩后奏!”
  
      “两千石以上,关内侯及列侯,敢有违命,卿可押送廷尉,朕将令廷尉严惩之!”
  
      “上官桀为卿副使,相机决断!”
  
      张越闻言,连忙顿首拜道:“诺!臣谨奉诏!”
  
      上官桀也拜道:“诺!臣谨奉诏!”
  
      到这个时候,上官桀也算是看明白了。
  
      其实张越拉他来,是保护他。
  
      他若不来,那就……惨了!
  
      天子肯定会问:“上官桀在哪?”
  
      得!
  
      到那个时候,自己恐怕就得卷铺盖回老家种田了。
  
      所以,他看着张越,有些感激。
  
      只是,那伤寒疫病,依然让他恐惧。
  
      以至于,刚刚出了玉堂大门,他就立刻拉着张越的手,压低了声音,问道:“张侍中,您真的有把握?”
  
      张越看着他,呵呵的笑了笑。
  
      对于如今的人们来说,伤寒是绝症,这是事实!
  
      一旦感染伤寒疾病,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风寒感冒,也是有着巨大危险。
  
      稍不注意或者体质稍微差一点,就可能发展成高烧、肺炎,进而导致呼吸系统衰竭。
  
      一般来说,得了伤寒,只能听天由命。
  
      挨过去就痊愈了,挨不过去就死。
  
      大部分医生,对于伤寒病,也只能是开点安慰性质的药物。
  
      或者用点姜汤,聊尽人事。
  
     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  
      因为,到现在为止,医方卜噬,依然没有分家。
  
      中医,在很多时候依然带着远古时代的印记。
  
      这一点,哪怕是黄老学派的名宿,也不能例外。
  
      甚至是号称最后的扁鹊的淳于意在世之时,在遇到一些无法用药的病例的时候,也只能跳大神,向神明祷告祈求。
  
      但在三国时代,一位中医大家,改变了这一切。
  
      张仲景和他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将中医从巫、卜、医、噬之中分离了出来。
  
      从此,中医走上了一条阴阳辩证,对症用药的道路。
  
      而张仲景最重要的贡献,则是为中医开辟了治疗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伤寒疾病的道路。
  
      更值得人们纪念的是这位中医大家,所用的种种方子,全是廉价的可以就地取材的药物。
  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